(圖片來源:Pinterest)
就在昨晚,暑期賣座愛情強片《到我們為止》(It Ends with Us)幕後的紛爭再度掀起新一波的混亂(前情提要請點此),身兼女主角及製片人的布蕾克萊芙莉(Blake Lively)正式提告了導演兼男主角的賈斯汀巴多尼(Justin Baldoni,下圖左),指控對方多次性騷擾、心懷不滿的聯合公關公司操縱媒體輿論,使她在電影宣傳期間形象全毀。而訴訟文件浮上檯面後,巴多尼所屬的經紀公司 WME 也火速發聲明宣佈,他們不會再繼續和巴多尼合作。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雖然巴多尼和他的律師團隊堅稱,萊芙莉的指控都是捏造的謊言,但萊芙莉的團隊早就蒐集到大量的簡訊內容,裡頭全是巴多尼和公關公司策劃抹黑萊芙莉的對話,而這些對話也被《紐約時報》(NYT)公開。
與巴多尼的製作公司 Wayfarer 合作的一名公關,在其中一段簡訊內容中,直接就替巴多尼轉達:「希望她(萊芙莉)能感受到被埋葬的滋味。」而受聘的危機處理專家-梅麗莎奈森(Melissa Nathan)更回覆:「你懂的,我們有本事埋葬任何人。」奈森在業界頗知名,強尼戴普(Johnny Depp)、Drake、崔維斯史考特(Travis Scott)都是她客戶。
(圖片來源:索尼影業)
對此,巴多尼的律師則反駁,Wayfarer 會聘請奈森是因為萊芙莉想向媒體散播關於巴多尼的負面不實訊息,巴多尼確實也在簡訊提到:「如果她在電影上映的時候打算這麼做,那我們也該制定對策。」不過宣傳期間,巴多尼沒受什麼形象損害,反而是萊芙莉一面倒被媒體和網友群起攻擊,雖然那時也有一些關於巴多尼在片場行為不當、和萊芙莉意見不合、拒絕合體宣傳的傳聞流竄,但受到批評的比例明顯不如萊芙莉高。
萊芙莉否認了她有意先抹黑巴多尼的指控,並表示她希望這場訴訟能揭發那些在檯面下運作的報復策略,因為她擔憂,這些策略會勸退往後其他想要公開揭穿不當行為的人。萊芙莉也在訴訟中指出,她從一開始就對巴多尼參與這部片抱有疑慮,例如巴多尼在開拍前就一直想追加沒必要的性愛戲。
(圖片來源:People)
《到我們為止》劇組裡不只有萊芙莉不滿巴多尼,連原作者-柯琳胡佛(Colleen Hoover,上圖左)都想對巴多尼避而遠之,胡佛本來就對巴多尼有些反感,而當胡佛聽見巴多尼親口告訴她萊芙莉提出的指控後,更對巴多尼加倍反感。宣傳期間,胡佛確實也和萊芙莉表現得較親密,胡佛和其他演員都只和萊芙莉合體宣傳,巴多尼是近乎被孤立的。
(圖片來源:ABC)
根據被曝光的簡訊內容描述,巴多尼顯然非常痛恨萊芙莉,因為奈森原本只提議要讓外界認為萊芙莉利用製片人更高的權勢主導電影的呈現方式,令巴多尼失去話語權,但巴多尼不甘於此,他要求奈森要全力將萊芙莉給「埋葬」,而奈森隨後則在簡訊中提醒,千萬別在簡訊中具體描述到策略,也不能明說要毀掉誰,以免後續會有法律問題。
萊芙莉多年前宣傳《咖啡 · 愛情》(Café Society)時疑似對記者無禮的受訪影片(見上方連結)在《到我們為止》上映期間爆紅,當時就有人懷疑是被操作出來的風向。而訴訟中揭露的簡訊內容剛好也提到,巴多尼最初有提案過類似的報復策略,他先是舉出了某篇類似爆料貼文的範本,並稱:「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而奈森隨後也答應安排了一場「社群媒體全面攻陷」般的反擊。
奈森還在簡訊中提到,他們不會採用假帳號這麼容易被識破的手段,奈森自信保證,她們的方法都是無法被追查到證據的,而且已和一些記者商討合作大規模抹黑,其中就包括八卦媒體《每日郵報》(Daily Mail)內部的編輯。
訴訟消息曝光之後,當初指控萊芙莉無禮的記者-夏許蒂芙洛(Kjersti Flaa)稍早也隨即錄製新影片(見下方連結)自清,稱她絕不會收錢做這種事。
奈森在簡訊對話中還對自己的成果洋洋得意,巴多尼的公關非常高興風向操盤得很成功,奈森則回應:「主流的社群風向都很支持巴多尼,而我甚至一點也不同意他們其中一半人的觀點哈哈哈。」這波社群攻擊,對萊芙莉的事業造成極大傷害。萊芙莉正好在電影宣傳期間也推出個人的護髮品牌 Blake Brown,而據 Blake Brown 團隊事後估算,產品銷量受影響的損失高達 78%。
文:Joker
新聞來源: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