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版《小美人魚》導演批評真人版「CGI動物沒表情」並認為「先說好故事」比政治正確重要

去年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電影,接連因為由非裔女星 海莉貝利(Halle Bailey)主演、以及極度失真的 CGI 特效,接連遭到外界詬病,而1989年原版動畫導演 約翰穆斯克(John Musker,下圖)也跳出來批評真人版裡的 CGI 海底動物,認為「動物園裡的動物都比他們有表情。」

這位同樣執導過《阿拉丁》(Aladdin)與 《海洋奇緣》(Moana)的資深迪士尼動畫家指出,真人版電影未能捕捉到《小美人魚》動畫版的故事核心和情感深度。他特別批評了賽巴斯汀(Sebastian)、小比目魚(Flounder)等 CGI 動物角色的表現:

「你想看螃蟹,你可以去動物園看活生生的動物,牠們表現得更有表情。《獅子王》(The Lion King)也是一樣的問題。」他強調,迪士尼動畫真正的魅力和吸引力,在於它們能通過巧妙的誇張表現情感,這種特質在超現實的 CGI 轉換中消失了:「這是迪士尼的基本特色之一,就是角色的吸引力,這是動畫最擅長的。」

穆斯克也承認,時下電影產業出現大量的真人重拍趨勢,是片商為了降低風險而採取的保守作法。他批評這樣的趨勢缺乏了原創性,在增加視覺效果的同時,反而降低了故事的品質。

另外,對於迪士尼電影近期力求「政治正確」,穆斯克也提出了建議。他認為,作品跟上時代進步固然很重要,但是應該把政治訊息放在「次要」的任務,先說好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角色比較重要。

「經典迪士尼電影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傳達某些訊息,而是希望觀眾能夠對角色、劇情和電影中的世界中產生共鳴,我認為這仍然是當今製作動畫的核心價值。」

穆斯克也擔任了迪士尼第一位非裔公主動畫《公主與青蛙》(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的製作,該片收穫的褒貶不一,但穆斯克就表示:「覺醒運動根本不是我的初衷,儘管我可以理解這些批評。」

穆斯克認為,他希望未來的改編作品,能夠更忠於動畫的「原創精神」,他呼籲迪士尼重新評估前輩們對「創意」的定義,思考如何將這些備受喜愛的故事,介紹給新一代的觀眾。

新聞來源: Variety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