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革命前哨戰 ? RG RX-78-2 初代鋼彈 2.0 簡單評測(長文慎入)

鋼彈45周年

也是距離第一款RG推出的14年後

終於迎來第一隻2.0的機體

不意外

依然由親兒子初鋼上陣


▼為了剛好湊到40

前面硬是要塞一隻脈衝充數


▼8月組裝模型展上

展示了各個級別的初鋼


雖然沒有收很多

也還是把我有收藏的元祖們

一起擺出來排排站


由左至右依序為

EG > HG GTO > RG > RG 2.0 > MG 3.0 > PGU

老媽:為什麼你同一隻模型要買那麼多?


這次RG 2.0

結合了PGU的設計概念

可以從外觀輪廓上

看到一些相似處


不過和同比例的做比較

與the origin有更多的對應

稜角分明的外甲

鏤空的細節

精實的體態

要說是RG版的GTO也不為過


回歸主題

主要還是要和第一代的RG基準做比較

為了方便理解

以下圖片固定配置

左邊為1.0

右邊為2.0


▼先從外觀看起

1.0明顯較為纖細

腰身比例相對短

拉長了腿部的觀感

除了版件顏色不同外

1.0在外甲上做了非常多跳色

2.0則以鏤空的方式增加細節


▼面相部份

1.0就比較偏向動畫原版

2.0則修得圓潤些

有關於火神炮露一半的問題

我個人是覺得真的影響不大

當然覺得礙眼的

也是網路找教學簡單修一下就行了


▼接著從骨架結構

比較一下兩個版本之間的差異  

RG當時推出的賣點

主打的就是一體式成型的射出骨架

不需組裝

就已經有非常複雜的聯動表現


但是設計和材料上的問題

例如主要關節大量使用球關

卡楯材質過於光滑缺乏摩擦力

導致經常掉件、鬆軟、易壞等缺點


後期RG慢慢減少成型骨架的比例

直至現今2.0初鋼的問世

骨架完全捨棄掉這樣的結構

可以說RG未來的設計

基本就是朝小MG化的方向邁進


▼從骨架的結構來看

兩代版本有著天壤之別

1.0拆開外甲

就只剩細細一條成型骨架

2.0則是有著

骨>肉>皮的層層包覆

加上許多嵌套和鎖扣固定

換來的是更加勞固的組合度

但同時聯動的機構也減少許多


▼相較於1.0骨架的功能性

2.0將內構的重點放到了展示性上

骨架做出了比白色外甲更多的色差分色

還記得當初在玩RG時

彎曲一體成型的骨架

看著零件間互相牽引的滑動

由衷讚嘆萬代的黑科技

到如今卻大幅減少甚至消失

也只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為了模型的完整性

只能做出的取捨


▼再來看到這次2.0身體結構的改變

駕駛艙門的開啟

2.0獨創了上下開合

以及背後鎖扣固定的方式


2.0這次沒有給1.0的替代核心部件

所以小飛機只能一直放在身體

不能單獨展示

萬代表示:省省又是一個億 !


▼內部核心戰機

多出了一段可彎曲的幅度

讓這次2.0腰部可動

增加更大的彎曲角度


1.02.0戰機對比

外觀差別不大

2.0艙蓋終於有顏色了


歷代小飛機巡禮

當然還是PGU做得最好


▼最後看看背部差異


和今年出的MG敘事鋼彈類似

2.0在支架插孔上

做了隱藏的設計

不需要用到時

可以闔上零件隱藏空洞

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設計


▼背包方面

兩個版本都有做出豐富的分色

1.0背包上本來有的兩個橫桿

這次在2.0上則取消了

光劍跟噴口也都相對小了點


▼有意思的是

2.0背包的光劍安裝處

增加了一段前伸關節

讓抽出光束軍刀的姿勢

能更加自然


那麼評測大致到這就結束了

說是要簡單分享

也是落落長一大段

主要都是個人的主觀見解

仍然有很多忽略的部份

或是不足之處

都歡迎提出來討論


總結RG 2.0所帶給我的感受

絕對是顛覆以往既定的拼裝體驗

能感受到在10幾公分的體積下

萬代技術力精華濃縮其中

儘管RG最初的核心成型骨架

已經成為時代的眼淚了

但終歸是一個好的革新


最後不負責任盲猜看看

下一次最有可能2.0化的RG

應該就是薩克吧

我猜啦

如果真的能出

我一樣再來做簡單評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