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碗不保? 日本翻譯協會對「出版社&公部門帶頭用AI翻譯漫畫出口現象」發表聲明稿

這一兩年來,AI 技術引起世界熱烈討論,從各種 AI 生成工具興起,甚至常聽到的「ChatGPT」不僅成為人們日常使用,連工作上都有奇效,似乎越來越多工作都可以透過 AI 來完成。

最近日本翻譯協會(JAT)針對近來對公共和私營部門,利用 AI 翻譯並向海外大量出口漫畫的行為表達關切,並以協會的聲明稿表達對此的擔憂,認為這樣的便宜行事會造成品質下滑,甚至影響工作權。

日本翻譯協會(JAT)成立於 1985 年,是日本最大的專業翻譯和口譯專業協會,擁有超過 800 名成員。會員資格向對英語和日語之間的翻譯和口譯感興趣的任何個人開放,作為一種職業或學術追求。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聲明,是因為近期包含小學館與經濟產業省旗下的日本產業創新投資公司(JIC)等 10 家公司,希望透過東京新興企業 Orange 旗下的 AI 技術,投資了 29.2 億日圓用 AI 來進行漫畫作品翻譯,大致翻譯後再交給譯者編輯,讓這些翻譯成品能夠快速輸出海外。

由於過往人力翻譯的速率不佳,根據 AI 的翻譯速度提高數倍以上,加上學習後更加迅速,預估能達 10 倍速之多,藉此也能增加漫畫出口量,並鼓勵日本內容產業的成長。

日本翻譯協會指出,目前 AI 翻譯的口語通順度還不夠高,無法充分體現作品中人物的細微差別、文化背景和特徵。況且,在短時間內用 AI 翻譯大量作品(根據官方公佈,5 年左右的時間要翻譯 5 萬部作品,每部作品翻譯時間僅需短短 2 天),會大大降低作品的價值。 

當然這樣的現象更會剝奪原本透過翻譯漫畫維生的工作者,還會導致以降低成本為名來壓榨薪資,這樣影響工作權的可預見危機協會無法忽視。

還提到因為倉促翻譯推出低品質的翻譯成品,可能會破壞對官方版本的信任,更會助長盜版的猖獗。

當然由於日本漫畫英譯作品仍屈指可數,更別說其他語言的版本也不容易見到,這其中的確是有很大的商機在裏頭,更可以藉此於擴大讀者群。

不過日本翻譯協會出來聲明也是捍衛該執業的重要性,不過隨著 AI 持續進步,目前 AI 翻譯的確還有不足之處,需透過人工再加以修飾。但或許真的有那麼一天,AI 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也說不定。


新聞來源: PR TIMES itmedia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