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專欄】《閃電俠》:佳作以上、神作未滿的《閃點》改編,一盤被炒作過頭的昂貴賭注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內文涉及劇透,請慎讀)

或許是因為官方事前狂打的口碑戰太過鋪天蓋地,無形之中將我的期待標準設得太高,以至於實際看完後反而意外的無感。要說這是「影史最佳超級英雄電影之一」「《黑暗騎士》等級的新經典」的話,恐怕是言過其實,那些自去年開始在網路蔓延的浮誇好評,現在聽來有些吹過頭。很多人應該都碰過這種經驗,就是有些電影你「理性上」知道它拍得不錯,但「感性上」無法打從心底喜歡,你明白它拍得好,只不過並非是自己會喜歡的那種好,而《閃電俠》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

我認同《閃電俠》是用心製作的電影,但我不會覺得華納兄弟影業不惜留住醜聞纏身的伊薩米勒也要力保《閃電俠》是因為《閃電俠》多好看,他們之所以想力保,最主要或許還是財務考量罷了,耗資兩億美元起跳的《閃電俠》成本高昂,外加米勒的戲份遍布全片,要換角重拍等於是再拍一部新電影,怎麼樣都得硬著頭皮原封不動上映。這可不像《金錢世界》臨陣換掉凱文史貝西那麼簡單,史貝西在那部只是配角,演出的戲碼也無涉及大型的高難度動作場面或大量的 CG 後製,反觀《閃電俠》則毫無換角餘地,華納兄弟只有「直接認賠封印不上映」和「堅持上映,賭它能賺多少是多少」這兩條路可走。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但平心而論,《閃電俠》確實是部理想的《閃點》改編電影,我所謂的理想是指,編導順利地將其改編成了一則「適合以個人電影的模式正常運作」的故事,電影版的《閃點》無須像漫畫版、動畫版那樣號召人山人海的 DC 角色輪番串場,電影版的《閃點》只需要倚靠特定的幾個角色就能合理推演,而且仍可維持《閃點》既有的轉折、主題和整體的大架構,編導在各方面做了很多妥當的轉換,這是值得鼓掌之處。

例如,他們選用《超人:鋼鐵英雄》的薩德將軍入侵事件取代漫畫裡的亞馬遜 vs 亞特蘭提斯戰爭,不僅有效簡化格局、與 DCEU 保持連續性,也讓非漫畫讀者的一般電影觀眾能夠立即產生代入感;此外,如果另尋新演員飾演觀眾從沒見過的新版湯瑪斯韋恩,這位新演員對觀眾來說就只是一次性的劇情工具,但若直接邀回觀眾過去在銀幕上見過的蝙蝠俠,那強烈的情懷加乘,論敘事的重量和票房的吸引力,則都會是極大的助攻。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以超少女取代超人在《閃點》的位置也是聰明做法,畢竟在亨利卡維爾正要被片廠捨棄的情況之下,似乎也無其他夠具知名度的前任超人可以頂替,最紅的克里斯多夫李維早已辭世,布蘭登羅素的《超人再起》沒有紅到賣得動情懷,其他還在世的影集版超人,在國際市場上的號召力則當然更遠遠不及其他電影版的超人演員,既然如此,那倒不如把握機會先為新一代的超少女鋪路也行(但這是在詹姆士岡恩接任 DC 影業總裁之前的考量,未來的超少女會不會再重新選角,目前仍是未知數)。

另外,由於這才只是閃電俠的第一部電影,要立刻藉由《閃點》的故事來引介極速教授的銀幕初登場,肯定是不太可能執行的事情。《閃點》的故事是建立在漫畫讀者已經對極速教授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之上去發展的,它從來就沒分配太多額外的篇幅去刻劃極速教授,極速教授在《閃點》比較算是純粹的威脅,就跟薩德將軍在這部《閃電俠》的功能差不多,因此電影版將極速教授的角色定位改寫成另一名走火入魔的貝瑞艾倫分身,是十分恰當的安排,這連帶使得電影版《閃點》更大程度地聚焦於貝瑞個人的內心交戰,整起危機完全是他捅的婁子,而非別人誘導他捅的,貝瑞從中記起教訓的深刻度因此獲得了強化。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想當然爾,作為閃電俠個人的第一部電影,本片勢必還得承擔講述貝瑞艾倫的出身背景、超能力從何而來的責任,而這方面電影也有妥善的交代。訓練過去的自己控制超能力、就像《回到未來》的馬帝教自己老爸如何釣老媽的情節,使電影得以順勢從頭向觀眾概略地解釋貝瑞的出道過程,正如《黑豹》《黑寡婦》《水行俠》那樣,在大集結電影亮相之後,再繞回去穿插介紹英雄主角的起源,使他們的「第一集」成為某種既是續集也像前傳的存在。

《閃電俠》的改編方向大致都好,只是最終端出來的成品,對我而言並沒大家口中盛讚的那種「驚為天人」之感,充其量只覺得執行到位,但不至於到震撼、熱血或催淚的程度。我一度困惑於自己為何對《閃電俠》沒 fu,明明不難看,以 DCEU 的首集電影來說,甚至算非常前段班了,但我不管怎麼看就是沒 fu。我到現在還是沒完全搞懂自己為何沒 fu,但電影裡確實有些不足之處是導致我無法全然入戲的部份原因。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先從米高基頓的蝙蝠俠說起,雖然我愛他的蝙蝠俠,但這次編劇給他的故事線很怪,電影始終沒說明清楚他為何退出江湖、為何私生活過得如此頹廢,他就只是… 一出場就這德性,而後續也沒好好解釋他這些年是怎麼變成這樣的。《閃點》的湯瑪斯版蝙蝠俠至少還有一個因為兒子被殺、妻子發瘋而出道的設定翻轉,能稍微讓我理解他為何變成現在的個性,他幫助閃電俠是想讓兒子復活,這也是很明確的動機。

反觀《閃電俠》的基頓版蝙蝠俠,他當初收山的原因模糊,變頹廢的原因也不明,他雖聲稱是因高譚的治安已經好到不需要他,但總覺這中間還是有太多空白,以至於我不知該從哪個角度看待現在的他,就連他最後的犧牲,我也感受不到悲壯。或許那些空白,本來是想留給其它 DC 作品(例如基頓有參與拍攝的《蝙蝠女孩》《水行俠之失落王國)填補,前任 DC 宇宙負責人濱田沃特最初的計劃就是想讓基頓回歸取代班艾佛列克,而或許基頓那些年的經歷,本來是會在如今已被抹除的濱田宇宙陸續揭露,但現在《蝙蝠女孩》被雪葬,《水行俠之失落王國)的客串畫面聽說也被刪光,小班的臉尤其還被換回了… 喬治克隆尼(那段原本是基頓要演的),基頓版蝙蝠俠的那些空白,恐怕是沒機會再補上。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以下讓我看得沒 fu 的某些原因則是個人偏好和個人觀感的問題,比較無關乎電影的好壞。其一,我超級討厭超級英雄電影用「例行性」的城市救援行動當開場,因為這種開場往往拍得很卡通,那種卡通感會讓我出戲,我不希望那種卡通感出現在真人電影。《蜘蛛人驚奇再起 2:電光之戰》《奇異博士 2:失控多重宇宙》的開場也是這種路線,我也很討厭這兩部的開場。我想我討厭的主因,可能是無法接受「例行性」所帶來的輕浮感,我覺得那破壞了真人電影應有的重量和寫實度。

其二,編劇寫給伊薩米勒的喜劇段子我幾乎笑不出來,我看得懂笑點,但是有很多我笑不出來;有些是因為笑點本身很普,有些則是因為缺乏鋪陳,喜劇很講節奏,但《閃電俠》大多的笑點都是隨機的廉價梗,很少是鋪陳到一定程度,然後給你強烈的爆笑 punch,《閃電俠》沒這種精緻的笑點,它裡頭的笑點多半像是一個宅男在炫耀自己很懂宅文化的那種聒噪,雖然這版本的閃電俠確實很接近是這種個性,但這不代表編劇無法藉敘事技巧找到某種平衡。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但由於伊薩米勒的演技太加分,所以多數時候我並不是很在乎笑點的效果好不好,他本身就很有喜劇天分,即使段子的效果不怎麼強,他還是能依靠自身的喜感去彌補。然而更令人為之一亮的,當屬米勒分飾兩版貝瑞艾倫時所體現的反差幅度有多麼巨大,嚴格來說,這兩位貝瑞已非同個貝瑞,這不僅是因為年紀的落差,更是因為成長經歷也截然迴異,而米勒基本上也的確當作不同角色在演,兩者的喜感、語調、穩重度、表露情緒的方式,是全然各自獨立的,即使外貌如出一轍,米勒照樣有本事演到讓你產生彷彿看著不同演員在對戲的錯覺。

但無論米勒的喜劇天分再高,他依舊無法讓我打從心底笑出來,當我瀏覽過大量他在戲外那些宛如邪教教主般荒唐行徑的新聞之後,「屁孩版」貝瑞每次異常興奮的激動模樣、還有他那海綿寶寶式的超 ㄎㄧㄤ 失控笑聲,就只會讓我不禁發毛 XD 不過當成熟版貝瑞對母親流露出萬分思念時的無辜神情,還是很能打動到我,會足以讓我想要穿透銀幕給他一個擁抱。

PS:《閃電俠》的特效時好時壞,連明明是本人回歸演出的薩德將軍都莫名其妙假到像動畫。但神速力空間裡的人物跑馬燈,反而假到可以讓我接受,其實只要把它當作是在諧仿致敬幻影箱的定格動畫,那種不真實的恐怖谷一切就說得通了,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原本的虛假,反而成了另類(自行腦補)的巧思。


文:Jok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