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作漫畫的超高人氣,本應該成為2022年秋季最備受關注的漫改動畫《鏈鋸人》(チェンソーマン),卻因為不盡理想的動畫表現,不僅是形成兩極化的評論,在BD銷售方面也並沒有取得太亮眼的成績,而這也是得不少漫迷將矛頭指向動畫公司MAPPA,並怒批動畫導演中山竜要負起最大責任。
▼中山竜也一度關閉Twitter評論,防止網友的撻伐
而想起在《鏈鋸人》動畫開播以前,MAPPA也對外公開動畫的製作模式並非採用傳統的「製作委員會」形式,而是由動畫公司自己全程獨立出資這點,卻也讓外界質疑這一套看起來相當威風的投資模式,到底是算失敗收場,還是一大突破?
這點,在MAPPA社長大塚學接受日本媒體《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的專訪時,就談及了《鏈鋸人》動畫的成果論,還有在製作上的一些觀點與歷程。
100%全程出資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大塚學表示,全程出資製作《鏈鋸人》動畫,無疑是一次相當寶貴的經驗,畢竟就MAPPA這樣的動畫公司來說,都還算是資歷較淺的年輕公司,在作品問世以前,也頭一次受到如此大的關注,所以在要求製作表現的同時,還得學著應對這樣的壓力,畢竟就一般大型動畫公司來說,這樣的狀況可能也是經驗豐富了。
至於成功與否,大塚學則是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財務狀況,這個部分相對來說,可以說是得到完全的成功;至於動畫表現方面,若要與《咒術迴戰》相比的話,大塚認為仍是美中不足。
而《鏈鋸人》的表現,也能從BD銷售上去觀察,雖然有些作品是表現在實體光碟的銷量成績上,有些則是體現在串流平台的觀看數,但就以《鏈鋸人》的BD銷售狀況,大塚學坦承,還是會希望成績能夠更進一步,讓粉絲更多願意去掏錢。
未來的作品也會以這個模式進行嗎?
在媒體問及,是怎麼確保籌得100%出資的資金時,大塚學回答就是以不斷地接案子來維持營運。
「公司剛成立之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增加接案的作品數量來增加營收,」大塚說,「但如果只是依賴微薄的製作費與版稅,那就很容易出現負債,對公司來說也只是變成了承包營運。所以我們認為,我們也必須將賺來的錢,慢慢地用於投資上,而《鏈鋸人》動畫就是投資比例增加的結果。」
不過,大塚也因此表示,未來也不會每一部作品都像《鏈鋸人》那樣比照辦理,只是也希望能夠藉由投資製作的過程中,與其他投資者維持平等的關係來進行創作。
新聞來源: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