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在玩格鬥、賽車這類競爭類型的遊戲時,是不是曾遇過對遊戲勝負極為在意的朋友呢?其實這種情況不只大人,在小孩子中更是常見,筆者就曾多次遇過只要自己輸了就暴怒的小朋友。但遊戲的宗旨不就是讓玩的人感受到快樂嗎?如果玩遊戲玩到氣噗噗是否本末倒置?最近一則文章就分享了「如何讓孩子享受遊戲」的秘訣,並獲得日本玩家廣大的迴響。
致力於分享芬蘭育兒經的品牌「フィンランドワークショップomena」創辦人之一的 Yakko ,近日在網誌上就分享了自己身邊的案例。Yakko 表示,先前有一段時間受朋友所託,請他照顧一名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小孩,例如代替朋友去接小孩、以及在朋友回家前陪他一起玩等等。
Yakko 注意到,雖然朋友家中有遊戲主機,但似乎沒人陪小孩一起玩遊戲。據 Yakko 朋友的說法指出,朋友本人並不會玩遊戲,而朋友的老公(也就是小孩的爸爸)雖然喜歡玩遊戲,但曾說過「小孩每次玩遊戲都會馬上生氣,所以不跟他玩」,因此基本上小孩玩遊戲都是自己一個人玩。
也因此當 Yakko 開始照顧小孩時,他也很高興有人能陪他一起玩遊戲。一開始玩《瑪利歐派對》時, Yakko 覺得自己是大人,因此前幾場故意放水。沒想到小孩卻得意忘形、甚至還用「好爛ww」、「我又贏了」、「你好爛哦」這類的負面言語,讓 Yakko 有點不開心,決定不再放水。
結果當 Yakko 不再放水、把小孩打得落花流水後,小孩態度卻馬上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大哭著「你犯規!為什麼我贏不了」。 Yakko 不僅沒安慰他,還學他之前的態度大酸「好爛ww」,讓孩子氣到脹紅了臉,讓他深刻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不過就算上一次如何生氣,孩子依舊會在下一次見面的時候邀請 Yakko 一起玩遊戲,然後一如往常的輸掉暴怒,如此循環,這也是爸爸不願意跟孩子一起玩遊戲的主要原因。 Yakko 認為,這是因為小學一年級的小孩還沒學會如何「整理自己的情緒」,就算事先約定好絕不生氣還是沒用,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面對負面的情緒,因此只好透過暴怒、憤怒來體現。
Yakko 認為,大人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並不是顧慮到孩子的心情而故意輸給他,而是要教導他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失敗,例如「好不甘心!」、「下次一定要贏!」這種保持挑戰精神的話語;而勝利的時候也不能嘲諷對手,而是要教他「這場玩得很精彩」、「和你一起玩所以才這麼有趣」這類互相鼓勵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去「享受遊戲」而不僅僅是「享受勝利、討厭失敗」。
言教不如身教,在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 Yakko 贏了的時候就開心地叫著「太好了」,或是給予「這邊你跳起來的或說不定輸的就是我」這類有用的建議;輸了的時候就「好不甘心!!再來一場」、「下一場我不會輸了」,甚至還在地板上轉圈圈發洩情緒,完全拋開大人的包袱,全力的享受遊戲。孩子看到後也有樣學樣,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有生氣的時候,但孩子開始慢慢理解到自己的情緒、並懂得正確的宣洩。
從一開始覺得很麻煩、想說改善了但中途還是會突然生氣,甚至還萌生想放棄和這孩子一起玩遊戲。但現在 Yakko 卻覺得和他一起玩遊戲的時間很開心,「畢竟遊戲就是用來享受樂趣的啊」。
新聞來源: フィンランドワークショップom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