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生還者 2》究竟惹出哪些爭議?頑皮狗又是如何跌下神壇?

影片和文本無差異,只是供各位有不同的閱讀選擇罷了~但還是建議各位看影片,因為有圖有聲。喜歡的話可以訂閱喔~粉專也有其他遊戲的資訊,歡迎逛逛^^ 文本最底下也有其他遊戲系列的解說喔~

先講,為了避免爭議,本文沒有任何筆者的主觀想法,全部都是上網就能輕鬆找到的資料與評價。筆者的想法為何,在本影片中不是重點。

廢話不多說,那我們開始吧!

西元 2013 年,正值主機世代交替的過渡期,但 SONY 沒有打算放棄  PS3 這塊大餅。同年 6 月 14 日,一款大作橫空出世,《最後生還者》做為 PS3 上最後一款本家 3A 級遊戲,頑皮狗端出來的成品完全沒有讓玩家失望;憑著從《秘境探險》累積的經驗,《最後生還者》將末世求生劇情發揮的淋漓盡致,發售後大獲好評!總共 98 間媒體評論中,43 間給出了滿分,平均分數 95 分,Metacritic 的玩家評分也高達 9.1(滿分 10),PS3 的實體版光是首周就賣出一百三十萬套。截至目前為止,1 代(包括重製版)的銷售超過兩千萬套,這個數字還不包含數位版。

之後,頑皮狗釋出《最後生還者 2》的相關消息。第一支預告片僅僅只是艾莉彈吉他,在 Youtube 上就有逼近一千萬的觀看量。2 代發售前,94 間媒體評論甚至超越前作,拿下 50 個滿分。2 代會大賣應該是十拿九穩,但是在發售後卻兵敗滑鐵盧,Metacritic 的玩家評分只有慘淡的 3.4 分。

2 代究竟發生什麼事,導致媒體評分與玩家評分有如此懸殊的差距?又是什麼原因促使大批玩家用負評狠狠血洗?要了解2代的爭議,就必須先了解 1 代的成功之處。

《最後生還者》是一款以末世及殭屍為題材的遊戲,不過市面上充斥一大堆與殭屍相關的遊戲,例如:《惡靈古堡》系列、《惡靈勢力》系列、《死亡復甦》系列……等等;以末世為背景的遊戲也是多到數不清,《異塵餘生》系列、《戰慄深隧》系列、《全境封鎖》系列……等等。要如何在眾多遊戲中脫穎而出,《最後生還者》的過人之處就在流暢的遊戲體驗與極為深刻的人物描寫。

關卡設計上,適中的地圖既不會感到枯燥,沿途還能欣賞末日後的美國。戰鬥上,肉搏毫不馬虎,主角會依據手持的武器與周圍環境做出不同的還擊動作。人物刻劃也不遺餘力,在極度重視兒童保護的歐美國家,頑皮狗豪不客氣的在開場就發給喬爾的女兒一個大便當,使喬爾的悲憤與不捨有絕佳的情緒渲染效果。網路上有些十大哀傷遊戲場景也將莎拉的死列入其中。

喬爾與艾莉的互動堪稱公路旅行的最佳藍本,厭世大叔與天真少女橫跨美國。表面講述的是喬爾帶著艾莉嘗試拯救美國,潛文本卻是喬爾的個人救贖,公路旅行的重點一直都不是最終目標,而是旅程中的互動與互相彌補心底的空缺。自從失去莎拉,再長時間也無法抹除喬爾的失落──直到他遇見艾莉。這名少女天真卻勇敢,這樣的性格在末世中宛如沙漠中的鮮花,但品嚐過喪女之痛的喬爾只把她當成另一個任務,因為他知道擁有越多的同時,意味著也會失去越多。

經歷一段又一段的奔波與一次次的劫難,艾莉抹去喬爾的稜角,展露出隱藏在鐵漢下柔情的那一面。最終,當喬爾得知拯救世界的代價是犧牲艾莉,他隻身一人從火螢手中救下手術台上的艾莉,完成他無法保護莎拉的遺憾。如同前面所說,拯救世界只是表象,實際上是喬爾的自我救贖,也映襯遊戲總監說的,這是一款關於愛與救贖的遊戲。

回顧完一代,讓我們把目光焦點轉到 2 代,看看爭議為何:

2 代發售前,劇情曾一度外流,極端的劇情走向與反派是變性人的謠言,引起不少玩家的批判,但頑皮狗的副總監尼爾.達克曼(Neil Druckmann)卻引用美國歌手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話來反擊:「我想告訴我們的粉絲,如果你們其中有人討厭同性戀、不同顏色的人種或女性,請幫我個忙自己滾蛋,也不要參加我們的表演,更別買我們的專輯。」尼爾強行把怪罪劇情不佳的玩家套上「種族與性別多元歧視」此舉引起不少反彈。

另外還有預告片與實際遊戲不符的問題。在這支預告裡,感覺被高爾夫球桿敲爆的是狄娜,這可以從艾莉的叫喊中得知;還有喬爾摀住艾莉的嘴巴,告訴她不會讓她獨自復仇。這讓廣大的玩家直覺二人組又要來段轟轟烈烈的大冒險。但喬爾卻在遊戲開場沒多久就被艾比以極其殘忍的方式殺害,而預告片裡的台詞則換從傑西的口中講出。另外還有遊玩片段裡完全沒有操作艾比的畫面,以致於遊戲上市後玩家們才驚覺要操控艾比。這種過於誤導的宣傳,自然成為玩家炮火的目標。

談完宣傳時期的爭議,接著講遊戲內容。艾莉提到自己對傑西沒興趣,傑西問是不是因為自己是亞洲人,而艾莉豪不避諱的表態。玩過一代 DLC 的玩家肯定記得艾莉的性取向,副總監也在訪談中說艾莉是同性戀而非雙性戀。然而怎麼到這來,艾莉拒絕傑西的原因就變成基因而非性別。再聯想到宣傳時副總監站在道德制高點,抨擊批評劇情的玩家是種族歧視,實際上遊戲的內容也有種族歧視意味。只能說自助餐好吃。

艾比跟歐文的性愛場面也讓廣大的玩家不滿,在官方並無聲明艾比並非變性人而是貨真價實的女性時,部分玩家即帶著先入為主的眼光去批判兩人的性愛場面,認為這種事情點到即可,關起門來要怎麼做都無所謂,但是放在遊戲的動畫中真的沒有必要;甚且比較令人有點期待的艾莉與狄娜,竟然草草帶過。諷刺的是,玩家並不是歧視變性人,只是艾比不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才讓玩家覺得不堪入目。

剛剛談到一代的故事主軸是愛與救贖,那 2 代便是恨與復仇。比起愛,恨是更強烈、更激進的情感,社會新聞隨便找都能見到由愛生恨的相關報導。既然恨是更具侵略性的情緒,自然也會有更侵略的行為。一代的暴力是建立在為了生存而暴力,但 2 代的暴力是為了暴力而暴力。電子遊戲的代入感再好,大部分的玩家終究不能切深體會艾比失去父親的心情,更何況玩過一代的玩家與喬爾已經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然而等了七年,卻等到喬爾的頭被當球打!相信大部分的玩家都無法接受。而且還有一段劇情是操控艾比追殺艾莉,這樣的情節設計只會讓艾比更令人厭惡。

既然是復仇,那玩家一定也想操縱艾莉用高爾夫球桿把艾比的頭當球打。但是在復仇的果實即將到手的那一刻,艾莉卻突然想起喬爾,然後莫名其妙地放過艾比,此處又引起更多玩家的不滿。欸,都殺到底了,再殺一個也不為過吧?雖然故事的本質上是好的,告訴人們放下仇恨,打破復仇的輪迴,但轉折卻十分生硬。後來艾莉回到往昔的家,卻發現狄娜帶著孩子離開,斷了兩根手指的艾莉也沒法彈喬爾遺留的吉他。沒能完成復仇的艾莉依舊失去了一切。在鋪陳了二十多小時的憤怒情緒後,玩家卻無從發洩,這股怒火便往頑皮狗燒。

編劇有編劇想要傳達的故事,但玩家也有對遊戲的期待。當喬爾被宣判死亡的那一刻、玩家拿起手把的那一刻,要的就是一個不顧後果的復仇、痛宰所有擋路的混蛋。然而,當故事走向與期待不符,自然而然會有不少反彈的聲浪。

那麼以上,就是本集的所有內容

粉絲專頁:阿Ben

Halo 社群歡迎您的加入:

Halo最後一戰-台灣粉絲團

Halo最後一戰-台灣論壇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