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大家提到了食玩的來源以及發展等故事,那麼少不了也必定要來聊聊關於「轉蛋」的故事啦!相信應該也會有不少人對於這令人沉醉不已且願意花上大筆金錢的小玩意,感到神奇又有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方式誕生了它呢?這其實就要把目光轉移到上個世紀的美國了~
轉蛋商機的起源地─美國匹茲堡
早期時,轉蛋機的概念還未用來賣玩具,主要是用來口香糖球,將口香糖球放入一個透明容器,然後加上投幣轉出的機制,客人只要放入硬幣,就可以輕易隨機獲得不知何種口味的糖球,除了吃也富有樂趣。
▼轉蛋文化源自於美國銷售口香糖球(Gumball)的「bulk vending」方式。
這類似自動販賣機的營運方式,美國將此稱之為「bulk vending」,意指散裝銷售。1880 年代開始在美國興起,當時美國的自動販賣機都販賣像是糖果、巧克力、薄荷菸、香水、鉛筆等物品。順帶一提,美國也將自動販賣機稱為「Silent Salesman」(沉默的銷售員)。
▼西元 1888 年,美國的 Thomas Adams 公司(也就是口香糖的發明者),在紐約車站的月台設置了一台機器,主要是用木頭和金屬材質打造,只要投硬幣進去就可以購買口香糖。
▼自 1900 年開始,這樣的口香糖球機器在美國就逐漸越來越多。早期的機器多半用金屬製作,有些還會有特殊的造型,相較於現在比較華麗些。
大約是 1933 年左右,有個名叫哈德曼(Mr. L.O. Hardman)的人,他是美國匹茲堡當地一間名叫「Penny King」公司的老闆,該公司起初專營販賣口香糖球機器的事業,後來他在偶然機會下,注意到隨著糖果一起附贈的日本製小飾品,從中發現了新商機。
▼哈德曼(Mr. L.O. Hardman)。
他開始大量進口這類物品,並且與糖果等物品,一起用機器的隨機方式販售,獲得極大成功。到 1952 年為止,Penny King 在美國以及加拿大所設置的這類販賣口香糖、糖果,以及玩具的機台數量,已多達 15,000 多台,一年可以賣出五億個玩具。
▼Penny King 公司的口香糖機器之一。
▼1930 年代日本所製造的小飾品。
1954 年,由於開始考量到玩具和糖果一起混入機器賣,有清潔方面的問題,因此 Penny King 公司開始計畫利用塑膠容器的方式來避免,起初由於物品尺寸大小不一的問題,機器無法順利運作而傷透腦筋。1956 年的時候,終於順利研發出特別規格的膠囊,得以解決問題。轉蛋的雛形開始呈現。
▼當時的轉蛋殼之設計草圖。
Penny King 的事業規模越來越大,開始向海外擴張,由於 1940 年代到 1950 年代,正是亞洲經濟起飛的時期,哈德曼也開始在海外設立自己的工廠,並且藉此機會造訪日本與香港當地,和事業夥伴會面。也因此在當時認識了日本的重田龍三與重田哲夫兄弟。哈德曼向他們說明了轉蛋機器的商機,也造就後來日本引進轉蛋機器的契機。
將轉蛋引進日本市場創造商機─Penny 商會
重田龍三與重田哲夫兄弟在香港與哈德曼相處的期間,產生濃厚的友情,也因此明瞭轉蛋事業的商機,決定將之引進。1965 年 2 月 17 日,「Penny 商會」(ペニー商会、現為株式会社ペニー)正式在日本創立。開始引進代理 Penny King 的轉蛋機,並且用「以10圓收集全世界的玩具!」(10円で世界の玩具を集めよう!)做為銷售的口號。
▼1965 年 Penny 商會將轉蛋機引進日本,簡單口號以及 10 圓便宜價格,吸引許多小朋友關注。
▼當時的銷售廣告文宣。
在日本,2 月 17 日這一天,被訂為「轉蛋日」(ガチャガチャの日),就是以 Penny 商會的創立時間所訂定。因為沒有它們的引入,就沒有現在日本轉蛋玩具產業的榮景。
造成大轟動的橡皮擦
談到現在比較受歡迎的轉蛋玩具,可能會以像是鋼彈系列相關的產品,或者是像七龍珠等知名作品的角色造型立體人形較為受歡迎的大宗。不過在 1970 年初期,也就是轉蛋機剛引入日本不久之時,最為風靡社會的商品類型,其實是文具鉛筆盒裡面必備的物品:橡皮擦。
▼許多早期的橡皮擦玩具至今在二手市場仍有極高價值;一個小小橡皮擦的稀有款式,價格動輒破10萬日圓,相當驚人。
1965 年轉蛋機剛引入日本之時,裡面販賣的玩具價格都是 10 圓,並且有一半是從香港進口(其實也有台灣的,台灣曾經擁有「玩具王國」之美名),另一半則是來自日本當地生產。然後大約到了 1975 年,有一款商品爆紅,讓轉蛋機的熱潮直升。該商品的名稱為「スーパーカー消しゴム」,中文的翻譯就是「超跑(超級跑車)橡皮擦」。
▼擁有多樣色彩的超跑橡皮擦(スーパーカー消しゴム),不過商品本身都是單色系。
橡皮擦的日文名稱為「消しゴム」,主要成分是橡膠,也算是塑膠產品的一種。而這款「超跑橡皮擦」之所以會爆紅,主要原因是當時的《週刊少年 JUMP》上有一部叫做《賽車場之狼》(サーキットの狼)的連載漫畫,作品裡面各種充滿未來風格的跑車,相當受到中小學生的喜愛。
▼《週刊少年JUMP》連載的《賽車場之狼》(サーキットの狼)。
以跑車的外型而製作成的橡皮擦,只要 20 圓就可以收集到作品裡面出現的各輛名車,像是藍寶堅尼、保時捷、法拉利等等,另外,當時的孩子還發明了特別的玩法,就是利用自動原子筆上方的彈簧蓋,利用其彈回的力道去推動橡皮擦,進行一場有趣又另類的「超跑格鬥」。
▼玩超跑橡皮擦必備的傳說兵器「三菱 BOXY」自動原子筆(現在依舊在販售)。
▼利用原子筆頂蓋彈回的力道來推動橡皮擦前進。當時有很多方式可以讓車子飛得更遠,例如改造彈簧,或是把橡皮擦底部磨得更光滑等等。
▼也有電玩廠商將之數位遊戲化。
由於超跑橡皮擦當時不算是玩具(但做為橡皮擦它其實也擦不乾淨啦...),所以有很多孩子都會帶到學校,搭配三菱 BOXY 原子筆跟同學來場 PK,被老師看到的話,也可以用「這是文具不是玩具」當作理由。不過由於其熱潮太旺,加上發生像是玩輸比賽,橡皮擦要被拿走,以及有小孩偷拿零錢去買等事情發生。許多學校後來就明文規定不得攜帶這類橡皮擦到學校。
▼在超跑橡皮擦熱潮過後流行的橡皮擦,就是鼎鼎大名的超人力霸王,以及其相關的怪獸。
▼其種類之豐富,甚至還有專門圖鑑。
金肉人橡皮擦
由「蚵仔煎」(ゆでたまご)所創作的《金肉人》(キン肉マン)在 1979 年開始連載,獲得許多讀者好評,1983 年動畫開始推出,恰好推出之時,其相關的橡皮擦玩具也上市,造成一波收集熱潮。
▼金肉人橡皮擦(キン肉マン消しゴム)。
▼原價只要100日圓的金肉人橡皮擦,現在某些稀有款式身價居然高達60萬日圓,身價翻漲了6000倍!
緊接著金肉人下面一波橡皮擦收集熱潮的主題,就是很多男生童年都愛的「SD 鋼彈」。其實 1981 年開始就有鋼彈造型的橡皮擦,尺寸走等比例。SD 鋼彈較小巧可愛,且主題多元,像是武者鋼彈、騎士鋼彈等等,可以收集的種類相當多,吸引許多玩家收集。
▼真實比例(Real Type)的鋼彈橡皮擦。
▼SD 鋼彈橡皮擦,造型可愛。主題也多元,種類豐富。
早期的轉蛋玩具價格從日幣 10 圓、20 圓、50 圓,來到 100 圓時候左右為止,玩具通常都是以單色系為主,大約是在 1994 和 1995 這段時間,有了一個分水嶺。不但有全彩色的玩具出現,價格也突破 100 日圓來到 200 日圓。
▼萬代 1994 年開始有了「HG」系列的轉蛋,第一款 HG 的作品是超人力霸王。
▼著名的轉蛋廠商 Yujin,在 1995 年 11 月推出了新款的轉蛋機,名為「Slim Boy」,也就是現在常見的款式。
▼TOMY 在這時期推出了著名的魔法少女作品《愛天使傳說》(愛天使伝説ウェディングピーチ)的彩色轉蛋玩具,也是屬於 200 日圓等級的商品。
自此之後,轉蛋商品的質感與價格,又更上一層樓,逐步來到現在的 500 日圓一顆都有。但玩具的作工卻也越來越出色。
轉蛋?扭蛋?你都怎麼叫?
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不論是轉蛋或是扭蛋,相信大家都很有默契,知道指的是同一件事情。目前好像也沒聽到過有別的中文稱呼?如果有,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回過頭來看看轉蛋玩具出口的最大宗 ─ 日本,它們又是怎麼稱呼的呢?
所以扭蛋的日文是?由於轉蛋是由狀聲詞演變而來的,因此日本對轉蛋或是扭蛋的念法不少,比較常見的有:「ガチャガチャ」(GachaGacha)、「ガシャポン」(Gashapon)、「ガチャ」(Gacha)、「ガチャポン」(Gachapon)、「カプセルトイ」(Capsule Toy,即膠囊玩具之意)這幾種。
▼萬代 Bandai 的轉蛋事業部取名為「GASHPON WORLD」(ガシャポンワールド)
這裡有個有趣的調查給大家參考,以免費 SEO 分析工具「Ubersuggest」對這些字詞在日本當地的搜尋量,做簡單的調查之後,過去一個月的搜尋量(Search Volume)如下:
ガチャガチャ 74,000
ガチャポン 22,000
ガチャ 18,100
ガシャポン 14,800
カプセルトイ 8,100
依照這結果來看,「ガチャガチャ」這個用法似乎是日本人最常使用的一種。
▼「ガチャガチャ」是日本對於轉蛋較常使用的稱呼。
而且這幾個詞彙在商業販賣上還不能亂用喔!因為它們是有被註冊的。例如萬代 BANDAI 就註冊了三個:ガチャガチャ(1985 年 10 月)、ガシャポン(1985 年 4 月)和ガチャポン(2001 年 8 月)。而 TAKARA TOMY 則是註冊了「ガチャ」(1996 年 4 月)。常被用在業者們自己稱呼的「カプセルトイ」則沒有被註冊,不過 TAKARA TOMY 倒是有註冊一個「カプセルトイセレクション」。
▼各家轉蛋玩具製造商都有專屬的轉蛋產品名稱。(圖上:EPOCH 社;圖下:海洋堂)
其他的玩具廠商,其實也都有註冊一些相關的,例如 EPOCH 社註冊「カプセルトイコレクション」,著名的海洋堂則註冊了「カプセルQ」,其他的廠商一般就是直接稱呼「カプセルトイ」。順帶一提,在昭和 40 年代左右,日本有一部分地方將轉蛋稱呼為「ピーカップ」(P-Cap),據說這主要是東北地區的用法,至於由來則不可考。
發展已 55 年至今榮景依舊被看好
時至今日的轉蛋玩具,依舊在持續進步,各種花樣的玩具都有,甚至也跳脫原本以塑膠外殼當保護的窠臼,將整個玩具本身以圓蛋型呈現,然後再分解組合成新的成品。
▼2020 年 5 月才新推出的新版無敵鐵金剛轉蛋玩具「Integrate Model Mazinger Z」,以三顆蛋形零件,可以組合成一尊高約 20 公分的鐵金剛胸像,相當有意思。
算算從 1965 年 2 月 17 日至今,已經超過 55 年的歲月,相信轉蛋扭蛋玩具的前景依舊是一大片光明榮景。
▼日本成田機場在航廈內擺放了大約三百多台的轉蛋機,鼓勵旅客們可以利用多餘的錢幣來玩,推廣轉蛋玩具文化不遺餘力。